骨盆前傾後傾是什麼?

兩個動作改善體態、減少腰痠不適!

你是否常常久坐後覺得腰痠?
照鏡子時總覺得站姿不對勁?
或是明明擁有人人稱羨的「 翹臀線條 」卻伴隨著下背不適?
小心,這些可能是骨盆不正的警訊!

骨盆前傾或後傾,是現代人常見的姿勢問題之一,不僅影響外觀體態,更可能導致腰痠背痛、腿型變形、長短腳感覺等狀況。
別擔心!跟著三重健身房【 健進計畫 】透過正確的肌群訓練,就有機會改善骨盆歪斜,找回身體的穩定與舒適!

骨盆前傾、後傾有什麼差別?

骨盆是連接上半身與下半身的重要核心結構,當骨盆因為肌群失衡而產生傾斜,就可能出現以下兩種情況:

三重 健 身 中心

骨盆前傾

骨盆前傾是指骨盆向前傾斜,使得腰椎過度拱起,造成下背部明顯弓起的姿勢。常見外觀特徵包括腰部曲線過深、小腹凸出、臀部看似後翹( 但未必是肌肉緊實的翹臀 )。這種姿勢常出現在久坐、核心無力或長期姿勢不良的人身上。

長期骨盆前傾可能導致腰椎壓力增加、慢性腰痠背痛、核心不穩、甚至走路時姿勢偏斜,進而連帶造成膝關節代償,增加受傷風險。改善方式需從核心肌群與臀部肌群訓練著手。

骨盆後傾

骨盆後傾是指骨盆向後旋轉,使得下背部過度平直,失去原有的自然弧度,導致整體體態看起來塌陷無力。
常見特徵包括平屁股、臀部線條消失、腰背僵硬,且伴隨臀肌與核心肌群無力。由於骨盆傾角異常,會使髖關節活動受限,進而影響走路步態與身體協調性。

長期骨盆前傾可能導致腰椎壓力增加、慢性腰痠背痛、核心不穩、甚至走路時姿勢偏斜,進而連帶造成膝關節代償,增加受傷風險。改善方式需從核心肌群與臀部肌群訓練著手。

外觀特徵

腰凹明顯、小腹凸、假翹臀

平屁股、無腰線、塌陷感

常見原因

久坐、腹部無力、髖屈肌緊繃

臀肌過緊、核心無力

影響症狀

痠、膝蓋壓力、站姿不穩

下背僵硬、圓肩駝背

改善重點

強化核心與臀部

活化髖屈肌與核心

造成骨盆不正的原因:關鍵在「 肌群失衡 」

三重區 健身 房

多數人以為骨盆歪斜是骨骼出問題,但實際上,真正的主因往往是肌肉力量分布不均所導致。

當身體長期維持不對稱的姿勢,例如久坐翹腳、站姿重心偏一側、或長時間低頭駝背,都會造成某些肌群過度緊繃,而其他部位則逐漸退化、無力。

這些肌肉的不平衡,會讓骨盆偏離中立位置,進一步引發腰痠背痛、骨盆不穩、走路姿勢歪斜、甚至腿長不一的錯覺。因此,「 重新喚醒與訓練正確肌群 」,才是讓骨盆正位的核心關鍵。

骨盆前傾

腹直肌、腹橫肌、臀大肌、腿後肌群

髂腰肌、股四頭肌

骨盆後傾

髖屈肌、臀大肌

臀大肌、腿後肌群

活化骨盆肌群兩個關鍵訓練動作

透過正確的訓練方式,活化無力肌群、放鬆緊繃區域,有助於骨盆回到自然中立位置,改善不適與體態。

三重 健 身 中心

動作一:死蟲式

可強化肌群: 腹直肌、腹橫肌、骨盆底肌群、核心控制
適合族群: 骨盆前傾、腰椎無力者,能加強核心控制、減少腰椎代償。
步驟說明:

注意事項:
腰椎與地板略保持約一手掌厚度距離,讓腰椎保持自然角度,以免骨盆過度前傾與後傾。

動作二:橋式

可強化肌群: 臀大肌、腿後肌群( 股二頭肌 )、腹橫肌、核心穩定
適合族群:臀部無力或久坐一族,有效喚醒臀肌、腿後肌群,改善骨盆穩定度。

步驟說明

注意事項:
骨盆帶動身體上升,避免折彎腰椎造成代償。可放瑜珈磚在膝間夾緊,保持髖關節穩定。

三重區 健身 房
三重區 健身 房

動作二:橋式

可強化肌群: 臀大肌、腿後肌群( 股二頭肌 )、腹橫肌、核心穩定
適合族群:臀部無力或久坐一族,有效喚醒臀肌、腿後肌群,改善骨盆穩定度。

步驟說明

注意事項:
骨盆帶動身體上升,避免折彎腰椎造成代償。可放瑜珈磚在膝間夾緊,保持髖關節穩定。

常見問題 Q&A

當你在考慮是否要找健身教練時,心中可能會浮現許多問題。以下整理了常見 FAQ

不一定。有些「 假性翹臀 」其實是骨盆前傾造成的視覺假象,但實際上臀肌未必有力。建議從正確動作激活臀肌,並加強核心控制,才是改善體態的根本。

如果已經產生疼痛、影響生活,建議諮詢物理治療師。但多數輕微骨盆歪斜可透過訓練調整,有效改善不適與外觀。

每週訓練 2~3 次,搭配正確姿勢與生活習慣,大約 4~8 週會明顯感受體態與不適改善。持續穩定訓練是關鍵!

立即體驗骨盆正位訓練

如果你有下列情形:

  • 每天下班腰痠、坐一小時就覺得不舒服
  • 照鏡子時總覺得體態歪斜、腿型不對稱
  • 想擁有真正有力的翹臀、改善假性體態

邀請你加入三重【 健進計畫 】由專業教練協助你找出肌群失衡問題,設計專屬訓練計畫,讓你回到穩定、舒適、有力量的身體狀態!

適合上班族、久坐族、產後媽媽、運動初學者
由專業教練一對一分析你的動作、骨盆角度與肌群啟動狀況
提供個人化的骨盆矯正訓練方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