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 重訓入門指南 】

重訓好處、新手常犯的錯誤及重訓策略一次搞懂!

想要雕塑身材、增強體力、提升肌肉量、改善健康嗎?重量訓練正是你不可忽略的關鍵。
無論是健身新手還是已有運動基礎,無論你的年齡、性別或目標為何,正確的重訓規劃能幫助每個人達成體態與健康的雙重目標。
本篇文章將從新手注意事項、訓練規劃,帶你了解「 重訓 」,並透過實用的問答與行動建議,讓你在健身旅程中更有方向、更少迷惘!

一、重訓基本介紹,為什麼每個人都該開始?

1. 重訓的基本定義

重訓,全名「 重量訓練 」,是透過抗阻方式刺激肌肉生長的訓練方法。目的是增加肌肉力量、肌肉耐力與體能表現,並能幫助增加肌肉、減少體脂肪,讓身體線條更明顯。簡單來說,重訓就是讓肌肉「 用力 」,透過反覆的對抗重量刺激,讓肌肉變得更強壯。常見的重訓工具包括啞鈴、槓鈴、壺鈴、阻力帶,或是健身房的各種器材。除了增強肌肉,重訓還能改善骨質密度、提升代謝率、幫助控制體重,對男女老少都非常有益。只要方法正確、循序漸進,人人都可以開始做重訓。

2. 重訓對身體的 10 大好處

重訓( 重量訓練 )不只是健美或增肌愛好者的專利,不論你是年輕人、中年上班族,還是銀髮族,重訓都是維持健康、活力與生活品質的關鍵利器。以下是重訓的10大好處:

不知道怎麼開始嗎?

可以從每週 2~3 次的自體重訓練入門,或找專業教練協助,
讓你更安全有效地進入訓練生活。

3. 常見的重訓方式

自由重量訓練

使用啞鈴、槓鈴、壺鈴等進行訓練,能訓練到更多穩定肌群與協調能力。

適合: 中階以上訓練者,或在教練指導下進行的初學者。
常見動作:深蹲、臥推、硬舉、啞鈴肩推

重訓

機械式訓練

利用健身房固定器材,軌道限制動作範圍,安全性高、容易操作。

常見器材: 腿推機、胸推機、背拉機等
優點:適合初學者入門、較不易因姿勢錯誤造成受傷、可針對單一肌群訓練

三 重 健 身 房 單 次

自體重訓練

利用自身體重作為阻力進行訓練,靈活方便,無需器材。

適合: 完全新手、居家訓練者、想增強基礎體能的人。
常見動作:伏地挺身、弓箭步、仰臥起坐、平板撐體 ( 棒式 )

循環訓練

結合多個重訓與心肺動作,按時間或次數進行,訓練強度高、燃脂效果佳。

特點:節奏快、不無聊、同時訓練肌力與心肺、適合減脂、提高整體體能

三 重健 身

高強度間歇訓練

將重訓與高強度間歇動作結合,提升燃脂效率與爆發力。

適合: 有訓練基礎者,想進一步挑戰體能極限。

三重 健身房 dcard

小提醒:

  • 不同方式各有優缺,建議依照自身目標、身體狀況選擇訓練方式。
  • 搭配正確飲食與休息,效果才會更明顯。
  • 初學者建議從「 自體重訓練 」或「機械式訓練」開始,或尋求專業教練一對一指導。

4. 誰適合做重訓?

只要方式正確、強度合宜、循序漸進,幾乎所有人都適合做重訓。重訓不只是為了增肌,更是促進健康、改善體態、預防老化的關鍵運動。以下是特別推薦進行重訓的族群:

想減脂瘦身的人

重訓能提升基礎代謝率,讓你即使在休息狀態也持續燃脂、不囤積脂肪,搭配飲食控制,重訓比有氧更能打造持久瘦體質。增加肌肉比例後,身形線條更緊實。

久坐族、上班族

長時間久坐容易造成下背痛、核心無力、代謝變差。重訓能強化核心、改善姿勢、預防肌少症,透過正確訓練,可以有效改善腰痠背痛與肌力衰退問題。

中高齡族群( 40歲以上 )

世界衛生組織建議:年長者每週至少做2次肌力訓練。年齡越大,肌肉流失越快,稱為「 肌少症 」,重訓能幫助維持肌力與行動能力,預防跌倒、延緩老化。

運動員/運動愛好者

重訓是所有運動的基礎體能建設,不論是打球、跑步或瑜伽,重訓能提升爆發力、耐力與穩定性,減少受傷機率、強化運動表現。

壓力大、睡不好的人

重訓不是只有體能上的變化,也是身心的自我鍛鍊。重訓可促進腦內啡釋放,有助紓壓與改善睡眠品質,鍛鍊過程中的規律與自律,也能提升心理穩定感。

二、重訓新手最常見的5個錯誤,你犯了幾個?

剛開始接觸重量訓練時,很多人會上網找資料、看影片自學,但卻常常在無意間踩了不少地雷。
以下是我們在實際教學中最常見的五個重訓新手錯誤,不僅會影響訓練效果,嚴重還可能導致受傷:

重訓入門

沒有暖身直接開練

很多新手急著進入主訓練,忽略了熱身的重要性。沒有暖身,肌肉還沒進入狀況就拉大重量,很容易造成拉傷或扭傷。正確做法是從動態暖身開始,啟動關節與肌群,讓身體準備好進入訓練狀態。

總是用錯誤姿勢訓練

深蹲膝蓋內夾、硬舉駝背、臥推手腕角度錯誤,這些都是常見的新手問題。錯誤的姿勢不但讓訓練效果大打折扣,還可能讓你越練越痛。初學者應該從空槓或輕重量開始,專注在動作的控制與穩定。

每天練、亂練一通

剛開始接觸重訓時,很多人每天都跑健身房,一下練胸、一下練腿,沒有安排完整的菜單與休息時間,結果練沒幾週就疲勞倦怠,甚至運動傷害上身。建議新手從每週 2~3天 開始,搭配全身訓練菜單與充分休息,讓身體有時間修復與成長。

認為只要有練就會瘦

減脂不只是「 努力運動 」,飲食更是關鍵。有些人重訓後肚子餓就狂吃,結果體重反而上升。若目標是減脂,必須搭配熱量赤字與高蛋白飲食策略,才能有效看到身體線條變化。

重量 訓練

害怕請教練,自己瞎摸索

網路資訊多,但不是每一種方法都適合你。很多人擔心請教練太貴、壓力大,結果自己亂練一通。事實上,專業教練可以幫你針對體能與目標設計菜單、修正姿勢,幫助你更安全有效地進步。

想了解最適合自己的重訓菜單與飲食規劃?

歡迎點擊下方加入 LINE,免費諮詢我們的專業教練,從今天開始,讓訓練變得更有效率、更有成就感!

三、重訓策略與飲食搭配

當你開始重訓一段時間後,身體會逐漸適應原本的訓練內容,也就是進入了「 停滯期 」 。此時若想繼續進步,就需要運用進階訓練策略與正確的飲食搭配,來有效突破停滯期,達到增肌或減脂的目標。以下是更詳細的說明與建議:

重訓要不要天天練?

重訓不需每天做,建議每個肌群每週訓練 2 次,搭配休息與飲食,效果更佳。過度訓練反而會導致肌肉無法恢復。肌肉是在休息中成長的,若天天高強度訓練、沒有安排足夠的恢復時間,不僅無法有效增肌,還可能導致過度訓練、受傷甚至影響免疫力。

小提醒:若每天都想運動,可穿插不同肌群或安排低強度活動,如:伸展、瑜伽、有氧等,讓身體有恢復的空間。

重訓搭配飲食怎麼吃?

重訓成效 50% 來自訓練,另外 50% 則來自飲食與恢復。不同目標,飲食策略會有所不同:

增肌期( Bulking )建議:多攝取蛋白質、碳水與適量脂肪。

減脂期( Cutting)建議:控制熱量赤字,仍須保持足夠蛋白質攝取,避免流失肌肉。

無論增肌或減脂,都建議:

常見的訓練瓶頸與突破方法

進行重訓一段時間後,有些人會遇到成效停滯,這是訓練適應期,也是進階策略發揮關鍵作用的時候。

慢慢增加重量、組數或次數

讓肌肉持續接受新刺激,才會「 被迫 」成長,每週小幅提升重量、增加訓練組數或次數,例:原本深蹲60kg × 3組 × 10次 → 下週改為65kg 或 增加1組

變化訓練動作或順序

同一肌群可換不同角度或設備(如槓鈴 → 壺鈴 → TRX)、改變訓練節奏,或嘗試超級組、巨人組、降重訓練等變化手法

配合訓練週期:調整訓練週期,可讓身體持續適應、成效更顯著

想突破停滯期找不到方法嗎? 歡迎加入我們的LINE,與專業教練免費諮詢!

常見問題(FAQ)

不會。女生因為荷爾蒙影響,難以練出像男性那樣粗壯的肌肉。重訓反而能讓女生的體態更緊實、線條更明顯。

重訓本身就能提升基礎代謝,加快脂肪燃燒,搭配有氧更能提高效率。

重點在於「 品質 」,而非時間長短。包含暖身與收操,每次約 45~60 分鐘,每週二 ~ 三次為佳。

不一定。若日常飲食蛋白質攝取足夠,可不用額外補充。但對飲食無法掌控者、健身後無法即時進食者,蛋白粉是方便又有效的選擇。

重質不重量!即使只有 30 分鐘也能有效刺激肌肉,只要動作正確、強度足夠,搭配規律與飲食,一樣能進步。

重訓是一生受用的投資,開始重訓,現在就是最好時機!

不論你是想瘦身、改善體態、增強體能、預防老化,甚至增加心理韌性,重訓都是一項值得納入日常生活中的運動習慣。只要從適合自己的起點開始,人人都可以受益。

想開始做重訓,建議這樣做:

別再猶豫了,現在就開始規劃你的重訓旅程吧!如果你對課表安排、動作技巧或飲食搭配感到不確定,建議尋求專業教練協助,讓成效事半功倍!